接下来为大家讲解连锁餐饮薪酬管理制度,以及连锁餐饮企业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信息,愿对你有所帮助。
第二,餐饮业的整体工资水准比较低,工作强度大,所以员工薪酬是最高层关注的问题,人力资源可以提出意见,但是不要轻易调整;第三,餐饮业的绩效考核比较细致,各个板块都不一致,需要认真学习专业;第四,餐饮业的培训相当规范,但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培养需要长时间传帮带,师傅带徒弟,所以需要关注一下。
考核分析结果将作为制定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,如招聘、选拔、培训等的依据。 4考核结果的反馈和投诉 1员工如对考核结果有意见,可直接找部门负责人申诉;如对部门负责人的解释不服,可找人力资源部申诉。
从餐饮业管理体系来看,很多企业缺乏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。应该注重员工的合理需求,奖惩有度,不要一味地惩罚,那样只会懈怠员工的积极性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就更加凸显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。
主要是会同财务做好严格的核算制度,如餐饮成本日报表制度等,并定期对餐饮成本进行比较分析。如***与实际的对比、同期的对比、成本结构的分析、影响因素的分析等等,及时掌握成本状况,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。从而找出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法。
1、基本工资 + 岗位工资 + 全勤奖 + 绩效考核工资 + 工龄奖 + 加班工资 + 各类补贴 绩效考核 考核项目:a、劳动纪律考核 b、工作质量考核 c、营业额考核 其中,劳动纪律占比35%;工作质量占比25%;营业额考核占比40%。
2、餐饮店工资计算:月实际工资=月工资÷275×实际出勤天数,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:月工资÷275÷8×加班小时数×5倍;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:月工资÷275÷8×加班小时数×2倍;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:月工资÷275÷8×加班小时数×3倍。
3、员工工资的正确计算方式是:出勤天数乘以每天的工资。应当按照275计算,因每个月天数不一样,按照30天算肯定不合理,所以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275平均工作日×实际工作日(即排除双休日)进行计算。
这一薪酬制度很大程度上与企业战略管 理脱钩,如对于处在成熟阶段的企业,其经营战略与成长阶段不同, 因而薪酬制度也应有相应的变动, 但管理者并没有将员工薪资予以适 当调整。又如一些企业着重于奖励短期经营业绩,导致了薪酬制度与 经营战略的错位。
通过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,确定员工的薪酬水平和范围,进一步提高公司吸引人才的市场竞争力。公司目标是是:“考核什么,就得到什么”。对公司经营目标而言,要的是利润;对管理者来说,要的是业绩;对员工来说,要的是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。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取决于公司的战略目标的实现。
按规范行使企业管理往往比较困难,规范的制度体系缺乏必要的实施环境。 初创企业的薪酬设计 对于企业的创始人来讲,如何设计员工薪酬制度是在企业创建之初就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。
保持记录的准确性 餐饮业需要确保员工的工资记录是准确的。公司应当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,以便管理员工的工资记录。许多餐厅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处理薪酬问题,也可以使用手动方法来记录和计算员工的工时和工资。合法性与准时发放工资 工资必须符合当地的法律要求,并且必须按时发放到员工的账户上。
管理人员要在关键的时候,出现在关键的部位,抓住关键的问题,这就是管理的技巧。 调整工资要达到稳定骨干的目的,就要掌握调整的时机和比例,使工资真正起到管理的杠杆作用。 用钱***的积极性是不会长久的,全看在钱的份上来工作的人是不会讲职业道德的,要考虑如何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,增加餐厅的凝聚力。
法律分析:对工资核算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。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***规定,报国务院备案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。
关于连锁餐饮薪酬管理制度,以及连锁餐饮企业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上一篇
做餐饮服务管理
下一篇
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方案